1北太平洋的天气形势
北太平洋海区是美西航线横跨整个大洋的必经之路.也是美东航线取道巴拿马运河的唯一捷经。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中高纬度海区的北太平洋冬季是低压气团活动异常频繁的季节,经常引发长时间大范围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使航行此区域的船舶,经常遭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
北太平洋的恶劣天气和海况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在北纬30º~50º之间是一个低压气团活动异常频繁且易暴发恶劣天气和海况的区域,在冬季尤为突出。大风浪对船舶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船体的受损、货物的损害、班期的延误、耗油的大幅度增加,更为严重的是船舶的安全系数存在着一个下降的过程。为尽可能规避这一风险和危害,要求我们必须针对这一海区各季节出现的天气和海况有一充分的了解。
由于在此区域终年有低压存在,常受阿留申低压、副高和热带低压的影响,冬季受常规西风影响一般的风力在6~7级左右。春季在日本近海及其以东洋面形成的低气压大多向阿留申群岛方向移动;在大洋中部形成的低压。多数移向东北方向的高纬区域,在接近阿留申群岛时停滞并逐步消亡。夏季形成的低压比较少并且多数东移。秋季形成的低压相对就显得既少又小并且位置一般比较偏北,在35ºN附近的洋面是平静的。在冬季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高的影响,深度低压气团从日本以东洋面移向阿留申群岛并且继续东移,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加深和发展,从而造成了太平洋不太平的季节。即从季节分析,在每年的4~10月北太平洋是一个相对比较平静的季节,但是11月到次年3月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季节,并且严重引发整个高纬度海区灾害性的海况。
冬季在高纬度区域会经常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和深度低压气团东移的影响,美东航线取道巴拿马运河的航行船舶,如果在此季节选择高纬度大圆航线,一旦遭遇。势必会陷入一个较长时间且大范围的恶劣海况之中。船舶所面临的是船速失速、主机负荷增大、油耗上升、船体结构受损、安全系数下降、班期延误等不利局面,尤其对于已经预定的过巴拿马运河时间的延误,势必造成班期延误的连锁反应。
2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航线
服务于美东航线取道巴拿运河的船舶,为保证抵达运河的时间很关键的是航路的选择。以大型集装箱船ED轮为例,从香港出发途经日本取道巴拿马运河赴美国纽约等港,如以43。N为限制纬度走大圆航线至巴拿马运河的里程约为9250n mile,比一般恒向线航程约少280n mile,按主机72r/min,平均航速18.5kn计算,可节约15h左右。考虑到北太平洋航线受到季节气象条件的影响,在4~10月北太平洋较为平静的季节,航线选择以中高纬度的大圆航线为佳,既安全又节油省时,同时也可以避开北太平洋频发的夏季台风。但11月到次年3月,如果依然采用高纬度的大圆航线。至巴拿马运河的里程约9237nmile,但是船舶将会遭受冬季不时频发的西伯利亚冷高和深度低压气团东移的袭击。使船舶陷入大范围的恶劣气象及海况之中。当船舶处于浪高5m以上状况下,失速是不可避免的,且面临船体结构的受损,耗油的大幅度上升。
在此冬季如果选择夏威夷以北的低纬度航线,香港至巴拿马运河的里程约9530nmile,比高纬度的大圆航线增加了293nmile。按同样的主机转速和航速,抵巴拿马运河所需的时间大圆航线是500h,低纬度航线515h,但考虑到冬季高纬度航行,在风浪合成的影响下,以每小时失速2nmile,遭遇4天的恶劣天气,将增加航时12h,如果影响扩大所需航时还将增加。与此相比低纬度航线的航法,在航时上虽然多了几个小时,但重要的是船舶主机运转平稳,班期、耗油量可控,同时也避免了船舶在较长时间受恶劣气象海况的影响而引发对船体、货物、主机设备受损的情况。
如果考虑选择以350N为限制纬度的中纬度小大圆航线,香港至巴拿马运河的里程约9322 n mile,比高纬度大圆航线增加85n mile,但是与其受到的天气影响相比较,也是可视情选择的航线。
综合上述航路之比较,尽管中高纬度大圆航路的航程比混合航线或恒向线及中低纬度的航程短,但鉴于此区域冬季频发的恶劣天气及海况而引发的灾害性状况。在冬季横跨北太平洋取道巴拿马运河的船舶,如果选择中高纬度大圆航线并非是最佳航线,相比之下选择中低纬度的航法还是有优可取。
3选择抵巴拿马运河ETA的考虑因素
根据公司经营部门对班期的安排及抵运河时间的要求。需要船长对所选择的抵运河ETA要有一个前期的充分准备。它包括:缩短在港时间掌握海上主动;按季节和中长期气象预报分析,选择中高纬度大圆航路或小大圆航路或低纬度恒向线航路;加强与气象导航公司的联系,对船舶未来路径的气象海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考虑推荐航线的气象条件与实际气象条件的差异;同时也必须考虑在航行中一些不可预测的主机工况等各种因素,对航行中所消耗的时间要留有余地。比如抵港前的应急演习,抵港时的机动航行,正倒车试验及在中美洲沿岸航行所遭遇的东北强流造成的船舶失速等,都是必须考虑的众多因素。
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抵巴拿马运河的ETA,是美东航线横越大洋航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一旦造成过运河时间的延误,它所造成的损失是整个班期延误的连锁反应,这种损失所形成的资源流失是相当严重的。为此,为了保证预定抵运河的ETA,在综合上述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应至少留有12h的余地为妥.航行中一旦遭遇突发性恶劣天气或主机故障所增加的航时,对于确保抵运河的ETA还是有信心的。如果天气海况正常就更为理想。在确保ETA的情况下,可视情降低主机转速以取得更为明显的节能效果,进一步体现了最佳航路设计是航海工作者的理念和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作者: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虞伯良 来源:航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