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线制又称定线通航制,是在船舶航线汇合区域和通航密度大或船舶行动受限制的区域,规定或推荐航行路线供过境船舶使用的海上安全措施。它包括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线、避航区、沿岸通航带、环行道、警戒区和深水航路。在人类漫长的航海实践中,海上航行似乎畅行无阻,随着近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船舶数量的急剧增多,海上航行也进入了交通秩序的时代。为防止船舶在雾中碰撞,1859年世界上实行了第一个分道通航制,1875年又采用了躲避浮冰的船舶定线制。《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规定采纳分道通航制。1977年公约生效后,分道通航制成为强制性的国际规定。目前,世界上已有120个地区建立了分道通航制,还建立了其他定线制和强制报告制80多个。世界上著名的繁忙水道,如多佛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劳伦斯海峡等,都已经建立了分道通航制。实践表明,船舶定线制的建立,大大减少了船舶碰撞事故。
我国的船舶定线制与国际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步伐很快。随着我国经济和航运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跃居为世界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航行于我国沿海内河的各类船舶有几十万艘,船舶通航密度越来越大。以上海港为例:2006年通航的大型船舶就达到5.5万艘次,日通过大型船舶达157艘次。同时,伴随造船技术的发展,目前航运船舶呈现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剧了狭窄水道的通航压力。为了提高通航效率,保障航行安全,近些年我国沿海水域交通主管部门加快了对水域船舶定线制的推广,先后公布了《大连港大三山水道通航分隔制》、《老铁山水道船舶定线制》、《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长江口船舶定线制》、《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珠江口船舶定线制》等。这一系列定线制的颁布实施,改善了通航环境,有效发挥了通航水域的整体功能,全面提升了船舶航行安全的可靠性。
定线制的推广和发展也影响着航海资料的内容体例的变革。《航路指南》、《港口指南》等航海资料是为航海人员提供海区情况、了解海区航行条件的指导资料。它包括水文气象、助航标志、碍航物、航法、航行限制等方面,其核心是为航海人员提供安全、经济的航线。定线制航海资料较之传统航海资料的内容编辑有其新的特点。
1定线制航海资料在航法描述上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特征
一般在航海资助料中的航法,是在总结航海人员多年航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风流等航行要素,以大型船舶为主体,概括介绍主要转向点和避险注意事项;在强调航行安全为首要原则的基础上多采用航道中心线原则,对航道资源占用较大,并难以控制对遇等易出危险情况的发生。有时根据航道条件,针对大船、小船推荐两种以上航法,供航海人员根据自身船舶吃水、操纵性能和对海区熟悉情况自行选择,灵活性较大。而定线制是有权威性的法规,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在航法描述上不再是推荐,而是要强调其强制性,除法规特殊规定的船舶或状况外,所有船舶无论大小必须遵守定线制的航道划分,顺着通航分道的规定流向行驶,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开航道中心分隔带或分隔线。定线制对航道的走向和转向点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并大大简化了航法描述。为方便航海人员详细参照执行,在新资料中应增加定线制法规正文的附录。
2定线制航海资料突出了VTS船舶交通管理的内容
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在港口航运管理和服务方面进步显著。目前我国沿海及长江下游大中型港口共建有VTS系统26个,其中沿海18个、长江8个。VTS系统的发展不仅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信息保障,同时也为船舶定线制的实施监管创造了客观条件。我国港口水域定线制的颁布,通常伴随着船舶报告制的同时出台,如《长江口船舶定线制》和《长江口船舶报告制》,《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和《青岛水域船舶报告制》。而船舶报告制的实施,是通过VTS管理系统实现的,它严格规定了船舶进出定线制水域的报告线(点),强化了对船舶航行的监管。针对定线制的实施,较之以往介绍海区客观航行条件为主的航海资料,VTS船舶交通管理以及船舶报告制的规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3定线制航海资料提高了人工航标的地位
航海资料推荐的航法大多为经过多年实践的经验航法的传承。鉴于以往的航行条件所限,船舶航行目标选择多以陆岸地物为主,尽管可选目标较少,在以中线航行为原则对船位精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能够满足航行需要。少数人工助航标志尤其是浮标多作为参考,加之浮标相对固定岸标稳定性差,因此传统航海资料的航标项中,浮标多为概略介绍,在航法描述中基本不会采用。而定线制水域由于在狭水道基础上再进行分道,航行水域更为狭窄,对船舶定位精度要求更高,仅靠少数固定岸标已不能满足船舶定位要求。航运管理部门在拟定定线制规则之前,都会对规定水域进行高密度的航标布设,为保障船舶定线制顺利实施创造物质基础。同时,在定线制水域,浮标相对其他水域又有着双重功能,不仅是船舶航行助航标志,同时也是分道界线标志。因此,定线制航海资料中浮标等助航标志对船舶航行起着关键作用,必顺加以详细介绍。
随着我国港口水域定线制的推广脚步不断加快,对航海资料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贴近航海实际,更好地为航海服务,是提高航海资料质量的根本,也是摆在航海资料工作者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作者: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周晖 来源:航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