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ARPOL73/78公约附则IV制定的目的是防止船舶生活污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该附则也是港口国检查官对国际航行船舶进行港口国检查的依据之一。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该附则的要求,对附则内容和检查要点进行分类和汇总,然后按照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一般程序详细分析了检查的过程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并且针对检查中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MARPOL 73/78附则IV 港口国检查 生活污水 排放标准
1序言
我国在2006年11月2日向国际海事组织交存了加人经修正的《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附则IV的文件(以下简称“附则IV”)。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有关规定,该附则于2007年2月2日正式对我国生效。附则IV主要为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海洋环境而制定。根据港口国监督程序,该附则将成为我国实施港口国监督的依据,自此开始,所有进入我国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将按照该附则的要求接受我国港口国检查官员的监督。下面从附则IV对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和如何开展港口检查进行讨论。
2附则IV的要求
2.1附则IV的适用范围
附则IV的适用船舶包括以下条件的国际航行船舶:
(1)400总吨及以上的新船;
(2)小于400总吨但经核定许可载运15人(包括船员和乘客)以上的新船;
(3)2008年9月27日之后,400总吨及以上的现有船舶;
(4)2008年9月27日之后,小于400总吨但经核定许可载运15人以上的现有船舶。
以上条件中提到的“新船”是指2003年9月27日或以后签订建造合同的船舶;或无建造合同但在2003年9月27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或在2006年9月27日或以后交船的船舶。现有船舶是指上述新船之外的船舶。
附则IV中所定义的船舶生活污水是指:任何型式的厕所、小便池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医务室(药房、病房等)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水孔韵排出物;装有活的动物的处所的排出物;或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
2.2生活污水系统及相关文件.
受附则IV约束的每艘船舶,均应持有《国际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ISPP证书)。船上还应当配备下列生活污水系统之一,且应在《ISPP证书》上标注,如果是按照第一种方式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则应当持有按照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标准认可的型式认可证书(Certificate Of Type Test):
(1)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经过主管机关型式认可:
(2)主管机关认可的生活污水粉碎和消毒系统。该系统应有主管机关认为合格的设施,用于当船舶距离最近陆地小于3n miles时临时储存生活污水;
(3)主管机关认为容积足够储存所有生活污水的集污舱。该集污舱应提供可靠的测量方式,通过视觉方式来观察舱内污水的量。
2.3标准排放接头的尺寸
按照附IV的要求,为了使接收设备的管路能与船上的生活污水排放管路相连结,接受管路和排放管路均应装有符合下表的标准排放接头:
表1生活污水标准排放接头的尺寸
项目 |
尺寸 |
外径 |
210mm |
内径 |
按照管子的外径 |
螺栓圈直径 |
170mm |
法兰槽口 |
直径18mm的孔4个等距分布在上述直径的螺栓圈上,开槽口至法兰外沿。槽口宽18mm |
法兰厚度 |
16mm |
螺栓和螺帽:数量,直径 |
4个,每个直径16mm,长度适当 |
法兰应设计为能接受最大内径有大于l00mm的管子,以钢或其它同等材料制成,表面平整,连同一个适当的垫圈,应能承受0.6kg/cm2的工作压力。 |
2.4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的排放应当严格按照附则IV的排放要求执行,除下表所述的排放标准外,禁止将生活污水排放人海。
表2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类别 |
公约条款 |
排放标准 |
经认可的设备粉碎和消毒后的生活污水 |
M73/78 ANNEXIV/R11.1.1 |
距离最近陆地3n miles以外 |
未处理的生活污水 |
M73/78ANNEXlV/R11.1.1 |
距离最近陆地12n miles以外 |
集污舱内储存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 |
M73/78ANNEXIV/R11.1.1 |
·船舶航速不得低于4kn ·距离最近陆地12nmi1es以外 ·适当的排放速率 |
IMO组织认可的处理系统处理过的生活污水 |
M73/78ANNEXIV/R11.1.2 |
·排出物在其周围的水一中不产生可见的飘浮固体 ·不使周围的水变色 |
3附则IV的港口国监督检查
3.1检查依据
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在对国际航行船舶实施有关附则IV项目的港口国检查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1983年10月2日生效的MARPOL73/78公约;国际海事组织于2004年4月1日通过的MARPOL 73/78防污公约附则IV;经A.882(21)决议修正的A.787(19)决议等。同时可以参考下面的文件:原MARPOL 73/78公约附则IV,MSC/CIRC.648船用牛活污水系统的操作、检查与维护指南,MEPC/CIRC.408,MEPC.2(VI)决议通过的《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国际排放标准、建造和试验的技术条件》等。
3.2初始检查
初始检查通常是从检查证书开始,所有新船都应当持有有效的ISSP证书,现有船在2008年9月27日之后也应当持有有效的ISSP证书。在检查证书的时候应当注意: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附则IV的要求做定期检验,是否正确标注了船舶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与实际是否相符合,其处理能力能否满足船舶实际配员要求。如果船舶使用的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则还应该持有处理装置的型式认可证书并注意证书上的设备信息是否和船舶实际的设备相符,证书是否是按照MEPC.2(VI)决议进行试验、发证等。
检查完相关的证书和文书后,可以在负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的轮机员陪同下到现场进行外观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判断设备的保养情况和设备负责人员的管理水平。在现场检查中可以观察以下细节:相关管系是否锈蚀或泄漏,通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通风导管有无泄漏,尤其是穿过生活区的导管。如果船舶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则检查该装置上各显示仪表能否正常显示,消毒约片是否备齐;如果船舶配备生活污水粉碎和消毒系统则着重检查在港内是否关闭舷外排放阀门,并张贴警告牌,消毒药剂的量是否满足下个航次的需要,询问负责船员是否了解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等;如果船舶配备集污舱则应该检查该舱的剩余容量能否满足下个航次的需要,能否通过视觉方式来观察集污舱内污水的量等。还应检查船舶是否配置了标准排放接头,其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备足螺栓和垫片。
3.3操作性检查
在证书、文书的检查以及现场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以及向轮机员询问来了解设备的情况,如果对设备的保养状况和负责人的操作能力有质疑,可以开展操作性检查。操作性检查主要通过轮机员演示设备的运行来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责人对相关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在检查前应该向轮机员说明检查意图,告知检查的方法和希望达到的结果,做到良好的沟通。检查中应当注意以下细节:负责轮机员是否熟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的管系和流向,能否顺利操作设备,是否了解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还应特别注意船舶是否有旁通管系绕过处理系统,在港内有没有违法排放等。当发现轮机员不熟悉设备操作,或是发现轮机员的操作可能导致人员安全或其他事故发生的时候应当立即制止。在检查完毕后,向主管轮机员示意恢复原状,向其说明操作的情况和注意事项,给出口头检查结沦。
4其他相关问题
在执行港口国监督检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争议性问题。考虑到不同船旗国和船级社可能会、对附则IV要求作出不同的解释,因而在实施检查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追踪各个船旗国和船级社的信息通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船期延误。下面是常见的一些争议性问题:
4.l国际海事组织没有明确规定船舶应当制定生活污水处理计划和记录生活污水排放操作,因而在实施港口国监督的时候,这些不能作为报告缺陷,除非其SMS文件内明确要求应当备有这些文件时,才可向船方作为缺陷提出。
4.2MEPC.143(54)对该附则进行修正新增加了第13条港口国监督中的操作性要求,赋予港口国对船员不熟悉防止本船生活污水污染主要程序的船舶实施滞留的权力,该条款在2007年8月1日生效。对于没有接受该附则的船旗国船舶来说,按照港口国监督的“不予优惠条款”,它们航行于中国水域时,也应当接受中国港口国监督检查官的监督。
4.3对于“现有船舶”中在1983年10月2日之前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本附则IV在文字上没有描述为强制性要求,仅要求其尽可能按本附则第11条的要求进行装备。主管机关应确保船舶尽可能地装设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按本附则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排放。
4.4标准排放接头。在检查标准排放接头时,应当注意公约对于从事类如客渡船等固定航线航行的船舶上也可以安装一种其他形式的排放接头,经主管机关认可并接受,如快速对接套头等。
4.5附加检验。当船舶发生事故或发现重大缺陷,对该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完整性或对本附则所涉及的设备的有效性或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时,该船的船长或船东应尽早向负责签发有关证书的主管机关、认可的组织或指定的验船师报告。指定的验船师收到报告后应该开始调查工作,必要时要作附加检验。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在检查时应当注意设备的情况,必要时,要求相关人员到现场并进行附加检验。
5结束语
现有船舶的5年宽限期剑2008年9月27日就到期了,届时所有进入中国水域的适用本附则要求的国际航行船舶都将接受严格的港口国监督检查。为此,希望广大船东和管理公司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申请检验,以证实船舶符合MARPOL附则IV的要求,避免港口国检查时被滞留,或因这方面的缺陷延误船期。另一方面,广大的港口国检查官也应该好好掌握附则IV的要求,积累检查经验,切实担负起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使命。
作者:赵海军 来源:天津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