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 企业邮箱 公司OA 请选择语言版本: En
求新 务实 立信 望远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行业资讯

全球第一!中国造船业综合竞争力全面超越韩国
时间:2024年05月17日   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字体:
来源:国际船舶网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全球造船业竞争力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在造船业价值链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造船业连升两位排名全球第一。

       5月13日,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落后于中国的造船业价值链综合竞争力和新的韩国型海洋战略方向》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在全球造船业集中于韩中日以及对中国的依赖度日益上升的情况下,在造船业价值链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领先韩国1.7分。这也是在该项排名中,中国首次超过韩国“荣登第一”。

       具体来看,在韩国、中国、日本、欧盟四大造船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造船业的综合竞争力评分为90.6分,韩国为88.9分,日本为83.1分,欧盟为71.4分。

       报告指出,虽然韩国在研发?设计和原材料、零部件及船用系统采购方面仍然领先于中国,但差距正在缩小;同时在生产方面,韩国已经被中国逆转;再加上在航运及能源需求方面,韩国与中国原本就存在的巨大差距也在持续拉大,因此整体综合竞争力已落后于中国。

       从船型来看,韩国造船业只有在技术竞争力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运输船领域才对中国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在集装箱船领域,韩国的竞争力与中国持平;油船领域则在2022年就已被中国超过;散货船领域,中国的优势正在进一步巩固。

       韩国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自21世纪开始的“海洋崛起”努力的结果。中国拥有东亚最大规模的海军,在军舰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世界最强的美国;中国拥有的商船运力居世界首位,是居世界第四的韩国的4倍。

       在造船企业竞争力方面,以手持订单量为基准,单一造船厂中,韩国的三星重工、HD现代重工、韩华海洋、HD现代三湖重工占据了前4位;但以造船集团为基准,中国最大的国有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CSSC)以较大的优势占据了第一位。

       韩国产业研究院表示:“中国造船业之所以能够拥有优越的价格竞争力并实现质的增长,是因为国有造船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可以以国有造船集团为中心,针对船舶、海工装备、特种船(军舰)开展新造、修理和改造业务。同时,中国还拥有众多设计企业以及金融企业和商社,可以提供造船海工装备产业的综合解决方案。”

       韩国产业研究院认为,如此,随着中国造船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后起国家根本无法进入这一市场;而韩国因生产一线劳动力不足,日本则因长期的结构调整导致的技术和生产竞争力不足,也无法赶上中国。

       韩国产业研究院还表示,韩国和日本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体制下,考虑到公平竞争,对只能限制造船业的援助,而中国则以国有造船企业为中心运营,这一点也加强了中国的竞争力。

       韩国产业研究院强调,韩国应该以具有核心优势的造船业为基础,尽快制定包括海运、船舶金融、军工在内的新的“韩国型海洋战略”,并构建相关体系。

       韩国产业研究院表示:“由于海运产业的环保数字化型,预计造船市场将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时,韩国的友邦国家已针对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或海上霸权的扩大表示担忧,因此韩国应该在这种环境变化中抓住机会。”

        据悉,韩国产业研究院开展的全球造船业竞争力分析评价,是受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委托,由产、学、研专家以展开讨论、寻找共识的“德尔菲法(Delphi)”进行的。在2020年进行的分析评价中,综合竞争力评分排名结果依次为韩国、中国、日本、欧盟。2021年,排名结果依次为韩国、日本、中国、欧盟,得分分别为86.7分、84.6分、84.0分和73.8分。

       从得分来看,2021年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的综合竞争力评分提升了6.6分,排名跃升了两位;韩国提升了2.2分,排名下降了一位;日本减少了1.5分,排名维持第三;欧盟下降了2.4分,排名依旧垫底。

关于我们

南京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经营干散货船舶运输的专业船东公司,成立于1988年,原名南京远洋运输公 司,1994年进 行了股份制改 造,更为现名。

业务领域

南京远洋拥有船舶资产,是以经营远洋货物运输为主、又集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船舶代理、海员劳务输出、船舶物 料供应和投资 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远洋运输企业。

加入我们

我们坚信:人才是发展之本!
我们依据各岗位职责的不同,参考当前市场实际,为广大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311号中泰国际广场05幢18 楼 邮政编码:210019
电话:025-58802148 87792001
传真:025-58802147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